跳到主要內容

20210109-0110 人生設計卡執行師初階培訓課程

 【能力篇-軟實力-認識自己】

20210109-0110 人生設計卡執行師初階培訓課程

上這個課的目的是想要更了解自己,也想要未來能夠透過這個工具幫助職涯迷惘的人,了解自己在意的價值,以及自己適合什麼樣類型的工作?

這是繼上次第一次參加美妏老師的人生設計卡找到熱愛的職業方向

決定再上初階班,可以讓自己更了解自己的價值觀以及能力,也學習了更多團體討論的活動跟NLP「價值雷達圖」、「價值時間線」的部分

l   前情提要

價值時間線是什麼?

它是一種NLP的一個技巧,可以利用「過去」、「現在」和「未來」這三個位置,過去是一個回溯的概念,去想像過去的畫面;

價值雷達圖是什麼?

價值雷達圖是讓我們去畫「過去」、「現在」和「未來」的滿意度

挑出這次上課最有印象的部分是價值雷達圖」、「價值時間線的部份

「價值時間線」其實是需要挑選「價值能力卡」中的其中一個,而我選的是增加「生活方式」這個價值的滿意度

透過「價值時間線」這個活動當中,透過夥伴的帶領,讓我發現到自己在「價值雷達圖」畫圖的時候,其實是有盲點的,我畫出來現在的滿意度,其實是畫到停留在過去的滿意度印象

在這個活動當中,第一次嘗試去帶領同組的夥伴去讓他說出未來具體的畫面,我怎麼樣可以引導得更好,我如何一邊引導一邊又觀察他現在身體的狀態

人生設計卓越圈

而另一個印象深刻的部份是最後要放「人生設計卓越圈」的部份,我更理解了自己要向內給自己支持,以及在擺卓越圈的時候,去想像自己的未來想要成為什麼樣子的部份



人生設計卓越圈圖取自於老師的講義










【回顧課程的部分】

這裡看人生設計卡找到熱愛的職業方向課程的心得
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heartbeginning/posts/2676359389292318

 

跟上面內容一樣,是blog圖文好讀版的部分:

https://heartbeginning.blogspot.com/2020/10/20200927.html

 

更多美妏老師的課程
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c122178psy/posts/4903922749681760


#NLP

#學習

#人生設計卡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[學習] [講座] 20180609 輕佈置課程-每天生活在咖啡館裡

[緣起] 會知道嘉鴻這門課程,是因為在另外一門課程之中認識的,而且還坐在隔壁,而才發現有加過對方為臉書好友 那時候的我,對於本人其實不認識,因為一堂課設立的目標,今天的我走進課堂,在課堂之前,因為感冒有一點不想出門,有點懶散 不過到了課程的教室,我很慶幸今天來到了現場 人果然是喜歡美的東西,不管是視覺的,或者是聽覺的 下圖是教室的某個角落,也能感受到講師的用心 [課程前] 在課程開始前,我大略的瞄過講義,卻沒有想像講師會以什麼樣的型態,開啟今天的課程,在課程開始前,我也絲毫感受不出講師的緊張,感覺這個課程對於他來說就像是piece of cake一般般 [課程中] 我從來沒有想像過可以如此跨界,卻又做得如此出色,若說嘉鴻在經營一個斜槓的角色,卻又串連的如此一致 一連串的搶答,帶領我們走過每一個案例,給我們一些啟發 運用一些小小的遊戲,來讓我們更了解要如何設計居家佈置 課程之中,我是愉悅的,不管是音樂或者是桌上的擺設 這門課也一併考驗著我用手機拍照的技術,拍出來的東西,如何有立體感,如何讓視覺呈現得更美 [課程後] 我帶走的三個收穫: 1. 斷捨離:你所留下的物品與您所想要經營的人生,是否有一致的目標,當斷捨離很困難的時候,想想那個物品,你有多久會碰到它 2. 空間要留下60%,20%是留給別人的形象,20%是留空,原來常常我們覺得外頭空間美,是因為流了很多空 3. 要讓空間更好看,就像簡報設計一樣,要有一致性,這個我們都知道的道理,可是我們卻很少落實在生活之中 [心得&行動] 1. 第一件要執行的事,就是丟掉衣櫃裡不合適的衣服 2. 謝謝同組組員的努力,讓我們獲得了香氛的蠟燭,我只在最後貢獻了3000分 3. 覺得今天的課程太值得,因為有聽又有拿,生活在一個好的工作環境,才會讓自己心情更愉悅 4. 最後還是謝謝老師給我聽這門課的機會,讓我逐步努力去完成葉師父課程當中所設定的目標,原來跨界就是一點一滴的前進 [這門課程適合的TA] 1. 如果你想要改造您的家中,卻不知道該如何動手,這門課程會給你一些些靈感 2. 如果你很苦惱一直不想要待在家裡,可是又希望可以在家裡工作,這門課程也會給你一...

[法律] 個資, 合約, 論件計酬, 承攬商 v.s. 聘雇合約

個資小常識 請求刪除個資有可能刪不了,前一陣子好像有留了一些個資,為了求職都同意了 雖然條文都是說:個資當事人擁有五項權利,包括 查詢 或 請求閱覽 、 請求製給複製本 、 請求補充或更正 、 請求停止搜集 、 處理或利用 、 請求刪除 。 但實際發現reference [1] : 雇主可以因為執行職務或業務所必須而可以不必刪除,另外求職的雇主也不肯刪除資料,說到已轉存資料庫,未來有合適職缺,會再通知,資料庫內的資料無法刪除。 簽訂合約是否拿到一式兩份? 若是沒拿到一式兩份 ,是否就不往下go,不是專業法務人士,可是很多文件在簽署的時候,要保障自己的權利,要求一式兩份,不應該因為是兼差工作就放低標準。 論件計酬 資方在工作之上,說是承攬合約,不用工時的部分計算。 根據這篇文章的所寫  [2] 這是很難卻做爭辯的,當自己以為這樣划算的時候,其實真的也很不划算。 論件計酬並不會比較划算。 承攬商 v.s.  聘雇合約 以前當員工都是聘雇合約 第一次當soho,才瞭解什麼是承攬商 根據這篇文章的所寫  [3] 印象特別深刻的是這兩條 因為你是自己當老闆,原來承攬商就是老闆,你就不是員工,不是勞基法保護的對象 如果你跟老闆有爭議,要去找法院,勞動局不會幫你

當哈佛遇上一談就贏 - 20190901

當哈佛遇上一談就贏 - 20190901 @ 海基會 公亮廳 上周末第一次來到海基會的場地,參加 Alex 老師所辦的哈佛分享會,滿滿的人潮看得出當初要報名這門課是有多麼的困難。 <<合作優於競爭>> 一開場的暖身活動,從互推活動開始,而我的夥伴就是 13 班同學小新的姊姊詩萍,透過這個活動可以反思到 : 合作優於競爭 的重要性、以及如何透過定義去達到兩個人都可以得分的關鍵,也就是老師所謂的策略性上的模糊吧 ! 老師所分享的多個觀念之中,又讓我重新對於談判又有多一點的認識。 (1) 我是 對的 ,不代表你是錯的 常常我們都想要爭對錯,卻忽略了解決問題的重要性, If you push hard, I will push you back ,爭對錯的同時,同時也破壞了彼此的關係,這是我常在現實生活之中犯錯的部分,不知道是不是理工人很喜歡用邏輯來說事情的關係,就更顯一板一眼,有時候感覺好像不知變通。 (2) 善用 BATNA (最佳替代方案)和 WATNA (最糟的下場) 常常知道要有 BATNA 為自己的 deal 達標 ,若是自己的現實世界當中,就是沒有 BATNA ,那這種狀況下該怎麼辦呢 ? 沒有替代方案,想辦法達成 deal ,或者就是乾脆就不要了,不要最大,老師也提到一個例子當你不要的時候,有時候業務就會開始緊張了,就會讓步很多。 譬如蘋果公司的 MAC 系統,沒辦法換掉的狀況,有些問題想要解決的狀況,我是否有辦法為自己的d eal 達到目標 ? 最近也看到中國某一間公司因為中美貿易戰的關係,而開發了 Harmony OS。 (3) 交換優於接受 。 談成 deal 的關鍵 ,不在於一定要直接讓步對方所開的條件,而是想辦法要更多,要更多才有機會可以再讓出去 。 有時候沒有成交的原因,是因為你沒有幫對方想好 Winning Speech ,讓他可以帶回去跟他的公司或者是人民交代,老師舉了厄瓜多和秘魯的例子,他們找了巴西總統來解決這件事情,讓人民可以接受並解決長期征戰的問題 。 中間休息時間,看到老師去哈佛 T-Shirt ,還有證書,一整個桌上布置的好典雅,好特別的設計,是老師寶貝的創意  。 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