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[學習][講座] 2017/09/23 台北市圖 每月一書 恆毅力 主講人:天下雜誌 行銷總監 王櫻憓

北市圖舉辦的每月一書的講座,邀請天下雜誌王總監來演講


所講的書籍是恆毅力
恆毅力:堅持到底,實現承諾
我覺得這是一個重要的能力,是學生時期難以用成績去衡量的能力



另外總監分享了兩本書

Angela Youtube影片
從今年年初天下雜誌邀請Angela博士來台灣演講,當時聽演講時聽到的公式,知道天賦很重要,努力加倍重要,並很了解知道恆毅力這本書裡面提到的重要概念
天份努力= 技能
Talent x Effort = Skill
技能 x 努力 = 成就
Skill x Effort = Achievement

當時和Angela的合照





透過王總監的導讀分享之後,我更了解天賦的技能是可以縮短我們學習的時間,有潛力跟發揮潛力是兩回事,努力才是能不能在這個領域之中達到最好的一個部分,而努力的重要性遠大於天份,而理解恆毅力這件事的重要性
學習到固定型思維和成長型思維的人格特質
固定型思維像是尼采所說:「只要把天才視為奇蹟,我們就沒有必要拿自己去跟天才相比」
成長型思維像是達爾文所說:「人類的智慧其實差距不大,決定成就的因素,認真和努力終究比智力還重要」
也是:堅持到底承認錯誤,犯錯也不逃開
The Power of Not Yet
失敗是還需要努力的訊號

讓我更了解:要能堅持到最後,擁有韌性,知道為何努力,不會因怕害怕犯錯而逃避,而是知道希望及目的,了解自己為何堅持,每個人的天賦都差不多,恆毅力也是有沒有成就可以看出的一個指摽
恆毅力:興趣->練習->目的->希望

並用江振誠的例子來跟我們說:做一件事要有三個P
Passion 熱情、Patience耐心以及Persistence堅持[1]

我時常會問自己,做這件事情是我的天賦嗎?
昨天了解天賦與熱情不會瞬間就掉下來
先學會玩耍,到處嘗試與探索
透過與外界連結互動時被激發
重複觸發興趣,要有耐性
藉由開放式的問題,了解自己的價值觀,知道自己的喜好
(1)我喜歡想什麼?
(2)腦中長浮現什麼?
(3)我在乎什麼
(4)什麼東西對我最重要?
(5)喜歡花時間做什麼事?
(6)對什麼事難以忍受?
這個是要了解自己喜歡什麼,慢慢知道怎麼把興趣變成專長
優先發展自己的興趣,勝過改善你的缺點

刻意練習的循環是:從(1)->(5) ,再從(5)->(1)
(1)明確的挑戰目標
(2)100%的全心投入
(3)即時實用的意見回饋
(4)檢討調整與進步
(5)明確的挑戰目標

在工作裡有三種人:
(1) 把工作當工作的人
(2)把工作當職業的人
(3)把工作當志業的人
思考你所做的事情如何對社會或團隊生正面的貢獻
思考如何用小規模但有意義的行動改變

想像15年後的你,那個時候什麼對你最重要?
你能想到誰的人生激勵
你想成為更好的人嗎?那個人是誰?Why?
這裏是很有畫面的,這邊我好有感覺
我浮現了以前的老師、主管,在我的面前樹立了我的榜樣

恆毅力可以從三個方面培養:家庭教養、組織文化、課外活動
()家庭教養:
關愛與嚴格不用二選一
對事情有嚴格的標準,對人有支持的關愛
Angela家裡有一個家規
1.每個人都需做一件困難的事
2.每天需要刻意練習的事
3.可自己挑
4.投入2年以上
()課外活動:
練習對困難事務堅持
()組織文化:
跟誰在一起,決定你是誰

回顧:
恆毅力:興趣->練習->目的->希望
由內而外的培養


最後的結論:
l  總結1:天賦與恆毅力與成就無關
l  總結2:恆毅力是有效預測成功的關鍵
l  總結3:興趣需要培養,熱情需要觸發,人生的目的與意義在玩樂中探索
l  總結4刻意練習是增強能力最好的武器
l  總結5:相信自己做得到,讚揚努力而非天分

感受最大的是:
恆毅力是對於一件事情的堅持程度,遠比天賦重要,天賦固然重要,但努力與熱情才是支撐長久的關鍵
透過王總監的分享,更了解自己了,更存熟整理重點的智慧也是我所要學習的

Reference:
[1]https://www.managertoday.com.tw/articles/view/51313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20210109-0110 人生設計卡執行師初階培訓課程

  【能力篇-軟實力-認識自己】 20210109-0110 人生設計卡執行師初階培訓課程 上這個課的目的是想要更了解自己 ,也想要未來能夠透過這個工具幫助職涯迷惘的人,了解自己在意的價值,以及自己適合什麼樣類型的工作 ? 這是繼上次第一次參加美妏老師的 「 人生設計卡找到熱愛的職業方向 」 決定再上初階班,可以讓自己更了解自己的價值觀以及能力,也學習了更多團體討論的活動跟 NLP 「價值雷達圖」、「 價值時間線 」的部分 l    前情提要 【 價值時間線是什麼 ? 】 它是一種 NLP 的一個技巧 ,可以利用「過去」、「現在」和「未來」這三個位置,過去是一個回溯的概念,去想像過去的畫面 ; 【 價值雷達圖是什麼 ? 】 價值雷達圖是讓我們去畫「過去」、「現在」和「未來」的滿意度 挑出這次上課最有印象的部分是 「 價值雷達圖 」、「 價值時間線 」 的部份 「價值時間線」其實是需要挑選「價值能力卡」中的其中一個,而我選的是增加「生活方式」這個價值的滿意度 透過「價值時間線」這個活動當中,透過夥伴的帶領,讓我發現到自己在「 價值雷達圖 」畫圖的時候,其實是有盲點的,我畫出來現在的滿意度,其實是畫到停留在過去的滿意度印象 在這個活動當中,第一次嘗試去帶領同組的夥伴去讓他說出未來具體的畫面,我怎麼樣可以引導得更好,我如何一邊引導一邊又觀察他現在身體的狀態 【 人生設計卓越圈 】 而另一個印象深刻的部份是最後要放 「人生設計卓越圈」的部份,我更理解了自己要向內給自己支持,以及在擺卓越圈的時候,去想像自己的未來想要成為什麼樣子的部份 人生設計卓越圈圖取自於老師的講義 【回顧課程的部分】 這裡看 「 人生設計卡找到熱愛的職業方向 」 課程的心得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heartbeginning/posts/2676359389292318   跟上面內容一樣 ,是 blog 圖文好讀版的部分 : https://heartbeginning.blogspot.com/2020/10/20200927.html   更多美妏老師的課程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c1221...

[學習] [講座] 20180609 輕佈置課程-每天生活在咖啡館裡

[緣起] 會知道嘉鴻這門課程,是因為在另外一門課程之中認識的,而且還坐在隔壁,而才發現有加過對方為臉書好友 那時候的我,對於本人其實不認識,因為一堂課設立的目標,今天的我走進課堂,在課堂之前,因為感冒有一點不想出門,有點懶散 不過到了課程的教室,我很慶幸今天來到了現場 人果然是喜歡美的東西,不管是視覺的,或者是聽覺的 下圖是教室的某個角落,也能感受到講師的用心 [課程前] 在課程開始前,我大略的瞄過講義,卻沒有想像講師會以什麼樣的型態,開啟今天的課程,在課程開始前,我也絲毫感受不出講師的緊張,感覺這個課程對於他來說就像是piece of cake一般般 [課程中] 我從來沒有想像過可以如此跨界,卻又做得如此出色,若說嘉鴻在經營一個斜槓的角色,卻又串連的如此一致 一連串的搶答,帶領我們走過每一個案例,給我們一些啟發 運用一些小小的遊戲,來讓我們更了解要如何設計居家佈置 課程之中,我是愉悅的,不管是音樂或者是桌上的擺設 這門課也一併考驗著我用手機拍照的技術,拍出來的東西,如何有立體感,如何讓視覺呈現得更美 [課程後] 我帶走的三個收穫: 1. 斷捨離:你所留下的物品與您所想要經營的人生,是否有一致的目標,當斷捨離很困難的時候,想想那個物品,你有多久會碰到它 2. 空間要留下60%,20%是留給別人的形象,20%是留空,原來常常我們覺得外頭空間美,是因為流了很多空 3. 要讓空間更好看,就像簡報設計一樣,要有一致性,這個我們都知道的道理,可是我們卻很少落實在生活之中 [心得&行動] 1. 第一件要執行的事,就是丟掉衣櫃裡不合適的衣服 2. 謝謝同組組員的努力,讓我們獲得了香氛的蠟燭,我只在最後貢獻了3000分 3. 覺得今天的課程太值得,因為有聽又有拿,生活在一個好的工作環境,才會讓自己心情更愉悅 4. 最後還是謝謝老師給我聽這門課的機會,讓我逐步努力去完成葉師父課程當中所設定的目標,原來跨界就是一點一滴的前進 [這門課程適合的TA] 1. 如果你想要改造您的家中,卻不知道該如何動手,這門課程會給你一些些靈感 2. 如果你很苦惱一直不想要待在家裡,可是又希望可以在家裡工作,這門課程也會給你一...

[學習][講座] 2017/01/02 恆毅力新書發表會

熱情和努力 是傑出的原因 天份 x  努力=   技能 Talent x effort = skill 技能  x  努力  =  成就 skill x effort = achievement 天份只能一倍,可是努力卻可以很多倍 專家都會做刻意的練習 What is deliberate practice ( 刻意練習 )? 1. Set a stretch goal 2. Focus 100% 3. Get feedback  4. Reflect & refine  ( 再開啟另一個循環 , 從 1. 開始 ) 成功人士的四個特質,他們都擁有恆毅力,那麼恆毅力該怎麼培養起?可以從四個面向 1.  找到興趣  (Develop your interests before training your weakness)     發現自己的興趣所在 2.  刻意練習  (Know the science of deliberate practice)      會一直重複不斷的練習 , 且知道自己哪裡還有不足 , 會再改進 3.  培養目的   (cultivate purpose)      我做的事會不會幫到別人 4.  希望  (change your mind about change your mind)        讓自己明天可以比今天的自己更好 Q&A Q1:  父母要怎麼幫助孩子有恆毅力 ? 1. 要設高標準  ( 永遠不夠好,可以做得更好, Dr.Angela 自己也是這麼說他自己也是這樣 ) 2. 無條件的愛著孩子 孩子的表現和孩子是分開的 讓他們找到自己的熱情 華人的社會,父母都會是說你要當醫生,要當彈鋼琴,小提琴的音樂家,其他的可能,譬如說:演戲或者創業,就沒有被當作志向。 但實際上是要讓孩子找到他的樂趣。...